Blog Details

创业风云人物

但陈湘宇很快发现,做游戏研发的成功不具有可持续性。“今天能成功研发一款游戏,并不代表明天也能成功研发第二款游戏,为什么不建立一个以研发为依托的发行公司呢?”

于是,陈湘宇的公司在2010年开始转型做游戏发行商。2011年2月,创梦天地科技有限公司(iDreamSky)成立,乐逗游戏是其旗下运营的游戏中心。

2014年8月7日晚间,乐逗游戏母公司创梦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。

仅仅过了一年,创梦天地便于2015年最后一天宣布达成私有化协议,从纳斯达克退市。

国内手游行业最牛“推手”

数据显示,作为排名腾讯、网易之后的第二梯队的游戏公司,2017年第三季度,创梦天地旗下手游发行平台乐逗游戏市场份额为29.1%, 连续15个季度位居中国手游发行市场第一,2017年上半年的市场份额高达28.9%。

▲ 这些游戏你玩过吗?

相信《水果忍者》、《地铁跑酷》、《神庙》、《愤怒的小鸟》、《纪念碑谷》等这些热门手游,你一定不陌生,它们都来自于这个公司。也因此,陈湘宇被称为国内手游行业最牛“推手”,他是怎么做到的呢?

1.抓住窗口期

创业之前,陈湘宇对选择做何种互联网创业项目一度十分犹豫,不过他有自己的选择思路:“我一直在思考3个问题,如何持续获取用户,如何把用户变成价值用户,如何留住用户。”思考的结果是,他选择了游戏。

他奉行精品战略,对发行对象的选择近乎苛刻,公司选择全世界最顶级的游戏合作。

▲ 还记得切水果的快感吗?

经过不懈努力,2011年初,乐逗游戏不但获得了《水果忍者》的国内独家运营权,并由此推动了公司和各大移动互联网渠道的合作,其中就包括中国移动。

陈湘宇花了一年的时间,把《水果忍者》做成了一款全民游戏,每5个中国人就有1个玩过切水果。有了成功的案例之后,乐逗游戏获取海外知名游戏发行权的道路就变得更为畅通。如今,乐逗游戏已经将近百款海外知名游戏收入囊中。

对于能拿下这些合作,陈湘宇认为原因有三:“一是很好的窗口期,2009-2010年是PC游戏市场,大公司正在收割的市场,很多公司没有把焦点放在移动游戏上;二是2009年是移动手机设备元年,包括欧美公司,很多开发商并不看好移动游戏会成为一个产业,大部分是PC游戏;三是手机团队是很小的工作室,这给我们单量的公司建立握手,双方匹配谈判的前提。

▲ 创梦天地员工正编写游戏代码

当时创梦天地有两个很大的机会,一是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是庞大的游戏市场,他们看到中国有庞大的智能覆盖率想象空间;二是当时没有谷歌模块,很多海外游戏在国内根本跑不起来,他们需要本地团队支持他们,这是外因。内因是创梦天地团队在全球跟这些公司在移动游戏呆了十几年,对这个产业很熟悉。在内因和外因的前提下拿下这几款游戏。”

2.好的创始人组合

创梦天地的创始人一共有6位,陈湘宇表示,“iDreamSky之所以能上市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创始人组合。iDreamSky上市不是通过并购等方式,就是几个人从零开始做起,没做过太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。

▲ 创梦科技CEO陈湘宇及合伙人IPO现场合影

我们首先理念是一致的,另外,这是一个互补型的团队,成员分别专注于研发、内容、运营和产品。大家各自有长处,互相补充,互相信任。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创始人组合,公司的风险系数是很大的。”

3.互联网的“三准则”

陈湘宇认为,平台有几个属性——开放性、入口特性、内容多元化,iDreamSky的发展都是围绕这个节奏来做的。任何平台型公司无外乎是做三件事:低成本获取用户,把用户变现,把用户留存。

游戏只是变现的内容,游戏解决创梦天地两个很大的问题,给创梦天地持续、低成本带来用户量,游戏是用户变现的末端,让创梦天地能够商业化。

▲ 2018年 创梦天地与腾讯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

2016年,创梦天地成立了10亿元的产业基金,陈湘宇表示将把战略中心转移到IP为核心的泛娱乐文化产业上。

在创梦天地退市的两年里,国内手游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,同时,年轻人的娱乐方式愈加多元。面对新的环境和趋势,创梦天地的整体战略已经发生改变。

未来,创梦天地将围绕游戏业务,做线上线下的泛娱乐业务延伸,将成为一家以技术为核心,围绕用户需求出发的文化娱乐公司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