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Details

  • Home  
  • 为何古人喜欢在庭院种枇杷?原因在这

为何古人喜欢在庭院种枇杷?原因在这

古代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吉祥,在庭院中栽棵树也有“前不栽桑,后不栽柳,院中不栽鬼拍手”的说法。而古人喜欢在庭院中栽枇杷树,说明枇杷是吉祥树。

作为四季常绿、果繁而色金黄的枇杷树,到底什么原因会深受人们喜欢呢?枇杷的文化内涵,几乎在史册记载、诗词歌赋、书画作品以及民间传说中均有体现,丰富绵长。

古代文人描写枇杷为“树繁碧玉叶,柯叠黄金丸”,把香甜绵软的枇杷果实比喻为黄金丸、因此枇杷树是一种财富和家庭殷实富足的象征。另外,因为枇杷果实含有1颗至数颗坚核,也象征着子嗣昌盛,健康长寿。

枇杷树在千百年来,以其品质精良、风味独特、数量稀少而弥足珍贵,闻名于世。从唐宋时期开始,枇杷就被视为高贵、美好、吉祥、富裕和恒久的象征,成为了专供宫廷贵族们享用的一种珍贵“贡品”。

枇杷在《群芳谱》中被记载为“秋萌、东华、春实、夏熟,备四时之气”,在园林美学上有着极高的价值,涵盖着园林观赏性的三个方面。

第一方面、树形整齐,树冠坚挺,枝叶繁茂,四时不调,整体观赏性极高;

第二方面、累累金果挂枝头,展现出果实芳华之枝,果实极具观赏性,因此古今文人墨客都比较推崇;

第三方面、枇杷有一定的意蕴之美,文人墨客能把自己的感情融于其中,让人产生情感共鸣,比如“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盖也”,从枇杷树就能联想到作者睹物思人的凉凉悲意。

所以,枇杷作为一种极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园林植物,在文人的眼里,不仅仅是备四时之华彩,更具佳木之神韵,还有松、梅、竹的高洁品格。因此,在一些古典园林中,总少不了枇杷的身影。

喜欢的话,关注我们,后续会分享更多有趣又有用的园林园艺、花境花海、庭院阳台、植物花卉等相关知识。